
咨询电话:18007002733[微信同号]
咨询电话:0791-88359008
售后电话:0791-88307187
市场监督:0791-88309898
传真号码:0791-88310011
咨询电话:0791-88359008
售后电话:0791-88307187
市场监督:0791-88309898
传真号码:0791-88310011



城镇道路环境卫生道路清洁方案
1、特点分析
道路清洁是室外环境卫生最直观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,也是牵涉面广、影响面大、管理难度大、作业琐碎的环境卫生工作,围绕着人的主观因素,以人的视野、审美观去观察和衡量室外环境的好坏、整洁、干净与否。创造愉悦、宜人、舒适、健康、优美的人居环境,标段内的主、次干道、车行道、人行道路面垃圾,清理边沟、雨污水井口垃圾、杂物和道路栏杆、侧石等的清洁尤为紧要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生产、生活垃圾的与日俱增,简单体力劳动的旧式清洁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,人力、机械的有机结合成为必然趋势,各类科技设备、专用药剂和清洁理念的涌现,正推动着清洁水平的不断提升。
道路清洁指的是借助人力以及清扫、冲洗、洒水车辆等作业器具,清除道路地面及其相关区域内附属设施的污迹、沙土、漂浮垃圾等各类废弃物。不同的道路等级,具有不同等级的作业要求和标准。日常的道路清扫,主要包括人工清扫、机械清扫,冲洗和道路洒水。人工清扫是由清洁工人使用扫把、簸箕、铁锹等简易工具进行卫生清洁。本项目道路清扫保洁主要是指人工清扫保洁。
2、岗位职责
(一)对所属辖区内机动车道、人行道、沿街单位和店铺门前、街巷、公园球场、绿化带、闲置地等公共场所,每日进行人工集中彻底清扫,还地面基本原貌,消除卫生死角。
(二)对所属范围内的沿线绿化带、路树穴、公共绿地进行废弃物捡拾清理,避免视觉污染。
(三)对所属范围内的公共地面出现的污渍、污迹、油性物质、沙尘等,结合使用清洁药剂、清水进行冲洗。
(四)对所属范围内出现的路面余泥漏洒进行洗扫,无主余泥、杂物予以清理装运。
3、人员配置
(一)在《城镇市容环境卫生劳动定额》配备标准的要求基础上,增加保洁人员2名。
(二)实行“四定”:定具体人员、定作业区域、定操作方案、定岗位职责。
(三)日常人工清扫工作,由所属范围内的清洁人员包干负责,遵循固定作业路线执行。
4、设备设施配备
(一)大扫把、小扫把、簸箕、垃圾铲,用于清扫地面撒落的各式废弃物。
(二)铁铲、铁钳、铲刀、竹扒,用于夹取不宜手捡的垃圾,铲除地面的香口胶、杂草等。
(三)黑色塑胶袋、手推保洁车、大垃圾桶,用于收集、转运沿线垃圾。
(四)口罩、手套,用于沿线作业预防灰尘、细菌。
(五)斗笠、雨衣、胶水鞋,用于预防日晒、雨淋和雨天作业。
5、作业时间及要求
清扫保洁作业时间为4:30—22:30;早间普扫和普扫垃圾收集必须在7:30前完成。
所有保洁区域交接的地方相互向对方区域保洁延伸8米。
遇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随时按采购人要求无偿调整保洁时间。
如有临时紧急状况,相应增加清理次数频率,对于某些特定路段和场所,做到全天24小时随脏随扫。
6、作业规范
(一)道路要求做到“五无五净”(五无:无堆积物、无果皮纸屑烟蒂、无砖瓦土石、无污泥积水、无痰涕;五净:路面净、果皮箱净、沙井沟眼净、道边石牙净;树眼周围净),生活垃圾日产日清。
(二)日间,清扫区域的路面废弃物总数应规定。
(三)保洁时,一至三级清扫保洁道路的路面垃圾杂物每500 m2不超过8 件。
(四)道路清扫、保洁应达到路面整洁,无残留污水(因下水道堵塞,免除责任),无残积沙土,无大面积明显污迹;雨水口清洁;人行道边道牙、道路垃圾收集容器等公共设施无明显污迹。
(五)城市道路清扫作业的环卫工人应穿着反光背心,在车行道作业时,应按车行线反方向清扫。
(六)普扫时,环卫工人应着重对路面、人行道、道牙、雨水口、树眼等处进行清扫。
(七)保洁时,环卫工人巡回走动,清理路面的纸屑、饮料瓶等垃圾,做到勤走、勤看、勤扫,确保路面整洁。
(八)环卫工人在清扫和保洁作业时,应对垃圾规范收集和清理,不得将垃圾扫入雨水井、绿化带等位置。
(九)城市道路大面积污染需要集中清理时,应在清理点来车方向设置醒目的路障和警示牌,并做好防护措施。
(十)环卫作业应做到文明、安全和有序,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公众生活的影响。
7、操作程序
(一)清扫作业之前,清洁人员按自身职责检查作业用具是否准备齐全,是否能够正常使用,如存在问题,应及时更换或维修。
(二)清扫过程中,清洁人员必须身着采购人统一审定的环卫工作服,佩戴工号章以及反光安全标志,保持着装整洁,不得蓬头垢面。
(三)使用大扫把时,应从身体的左后侧、右后侧向前清扫,或从身体的左前侧向右前侧清扫,反之亦可,双手紧握扫把顶端,向前逐渐推进。
(四)留意风向变化,顺风清扫,避免逆风清扫,垃圾四散飘扬。清扫方向应固定从同一方向不断向前推进,不要多头作业,以致来回踩踏废弃物,降低工作效率。
(五)遵循从狭窄处向宽敞处清扫的原则,先清扫道路两侧的墙边、墙角,使垃圾从边角位置向空旷处聚集,再进行集中收清运处理。
(六)清扫路缘石时,应面对路沿,一边注意过往车辆,一边用扫把将垃圾朝一侧扫出,或用垃圾铲逐一收集。
(七)清扫人行道时,一是采用直线清扫方式,沿着人行道横向清扫,把垃圾统一横向清扫到路沿,再沿着路沿进行清扫汇集;一是采用聚集式清扫方式,确定路沿的某一暂定位置,再从路的四周呈扇形逐渐清扫聚集。
(八)清扫地下通道时,先清扫出入口,再清扫地下通道的路面。也可以先集中清扫通道一侧,从出入口顺着同一方向清扫地下通道路面,然后再从另一边的出入口往回扫。
(九)将沿线路面垃圾扫成一堆一堆,大致每隔15米堆放一堆,且垃圾堆堆放在紧靠路缘石外。
(十)将手推保洁车或标准化垃圾桶停放在垃圾集合处,用垃圾铲或铁锹把垃圾装进车内、桶内。每装完一处,再将保洁车、垃圾桶推往下一处,不得远距离用垃圾铲来回运送,以免垃圾随处掉撒,保洁车、垃圾桶必须跟人一起移动。
(十一)清扫作业所带的工具不得随意摆放,或者遗留一边而无人看顾,不仅容易造成工具被盗或遗失,还会因占道影响道路畅通。作业完毕,工具应及时放回工具房内,并且摆放整齐。
(十二)排水口、吊渠、沉沙井、绿化带及各式狭窄缝隙中的垃圾,如无法使用扫把扫净,可使用铁铲、铁钳、竹扒等予以清除。
(十三)道路保洁宽度必须保洁至两边人行道的店铺、住户门前;与外单位路段连接的地段,必须向外单位路段多清洁入8米,避免出现“两不管”的保洁盲点。
道路清洁是室外环境卫生最直观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,也是牵涉面广、影响面大、管理难度大、作业琐碎的环境卫生工作,围绕着人的主观因素,以人的视野、审美观去观察和衡量室外环境的好坏、整洁、干净与否。创造愉悦、宜人、舒适、健康、优美的人居环境,标段内的主、次干道、车行道、人行道路面垃圾,清理边沟、雨污水井口垃圾、杂物和道路栏杆、侧石等的清洁尤为紧要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生产、生活垃圾的与日俱增,简单体力劳动的旧式清洁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,人力、机械的有机结合成为必然趋势,各类科技设备、专用药剂和清洁理念的涌现,正推动着清洁水平的不断提升。
道路清洁指的是借助人力以及清扫、冲洗、洒水车辆等作业器具,清除道路地面及其相关区域内附属设施的污迹、沙土、漂浮垃圾等各类废弃物。不同的道路等级,具有不同等级的作业要求和标准。日常的道路清扫,主要包括人工清扫、机械清扫,冲洗和道路洒水。人工清扫是由清洁工人使用扫把、簸箕、铁锹等简易工具进行卫生清洁。本项目道路清扫保洁主要是指人工清扫保洁。
2、岗位职责
(一)对所属辖区内机动车道、人行道、沿街单位和店铺门前、街巷、公园球场、绿化带、闲置地等公共场所,每日进行人工集中彻底清扫,还地面基本原貌,消除卫生死角。
(二)对所属范围内的沿线绿化带、路树穴、公共绿地进行废弃物捡拾清理,避免视觉污染。
(三)对所属范围内的公共地面出现的污渍、污迹、油性物质、沙尘等,结合使用清洁药剂、清水进行冲洗。
(四)对所属范围内出现的路面余泥漏洒进行洗扫,无主余泥、杂物予以清理装运。
3、人员配置
(一)在《城镇市容环境卫生劳动定额》配备标准的要求基础上,增加保洁人员2名。
(二)实行“四定”:定具体人员、定作业区域、定操作方案、定岗位职责。
(三)日常人工清扫工作,由所属范围内的清洁人员包干负责,遵循固定作业路线执行。
4、设备设施配备
(一)大扫把、小扫把、簸箕、垃圾铲,用于清扫地面撒落的各式废弃物。
(二)铁铲、铁钳、铲刀、竹扒,用于夹取不宜手捡的垃圾,铲除地面的香口胶、杂草等。
(三)黑色塑胶袋、手推保洁车、大垃圾桶,用于收集、转运沿线垃圾。
(四)口罩、手套,用于沿线作业预防灰尘、细菌。
(五)斗笠、雨衣、胶水鞋,用于预防日晒、雨淋和雨天作业。
5、作业时间及要求
清扫保洁作业时间为4:30—22:30;早间普扫和普扫垃圾收集必须在7:30前完成。
所有保洁区域交接的地方相互向对方区域保洁延伸8米。
遇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随时按采购人要求无偿调整保洁时间。
如有临时紧急状况,相应增加清理次数频率,对于某些特定路段和场所,做到全天24小时随脏随扫。
6、作业规范
(一)道路要求做到“五无五净”(五无:无堆积物、无果皮纸屑烟蒂、无砖瓦土石、无污泥积水、无痰涕;五净:路面净、果皮箱净、沙井沟眼净、道边石牙净;树眼周围净),生活垃圾日产日清。
(二)日间,清扫区域的路面废弃物总数应规定。
(三)保洁时,一至三级清扫保洁道路的路面垃圾杂物每500 m2不超过8 件。
(四)道路清扫、保洁应达到路面整洁,无残留污水(因下水道堵塞,免除责任),无残积沙土,无大面积明显污迹;雨水口清洁;人行道边道牙、道路垃圾收集容器等公共设施无明显污迹。
(五)城市道路清扫作业的环卫工人应穿着反光背心,在车行道作业时,应按车行线反方向清扫。
(六)普扫时,环卫工人应着重对路面、人行道、道牙、雨水口、树眼等处进行清扫。
(七)保洁时,环卫工人巡回走动,清理路面的纸屑、饮料瓶等垃圾,做到勤走、勤看、勤扫,确保路面整洁。
(八)环卫工人在清扫和保洁作业时,应对垃圾规范收集和清理,不得将垃圾扫入雨水井、绿化带等位置。
(九)城市道路大面积污染需要集中清理时,应在清理点来车方向设置醒目的路障和警示牌,并做好防护措施。
(十)环卫作业应做到文明、安全和有序,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公众生活的影响。
7、操作程序
(一)清扫作业之前,清洁人员按自身职责检查作业用具是否准备齐全,是否能够正常使用,如存在问题,应及时更换或维修。
(二)清扫过程中,清洁人员必须身着采购人统一审定的环卫工作服,佩戴工号章以及反光安全标志,保持着装整洁,不得蓬头垢面。
(三)使用大扫把时,应从身体的左后侧、右后侧向前清扫,或从身体的左前侧向右前侧清扫,反之亦可,双手紧握扫把顶端,向前逐渐推进。
(四)留意风向变化,顺风清扫,避免逆风清扫,垃圾四散飘扬。清扫方向应固定从同一方向不断向前推进,不要多头作业,以致来回踩踏废弃物,降低工作效率。
(五)遵循从狭窄处向宽敞处清扫的原则,先清扫道路两侧的墙边、墙角,使垃圾从边角位置向空旷处聚集,再进行集中收清运处理。
(六)清扫路缘石时,应面对路沿,一边注意过往车辆,一边用扫把将垃圾朝一侧扫出,或用垃圾铲逐一收集。
(七)清扫人行道时,一是采用直线清扫方式,沿着人行道横向清扫,把垃圾统一横向清扫到路沿,再沿着路沿进行清扫汇集;一是采用聚集式清扫方式,确定路沿的某一暂定位置,再从路的四周呈扇形逐渐清扫聚集。
(八)清扫地下通道时,先清扫出入口,再清扫地下通道的路面。也可以先集中清扫通道一侧,从出入口顺着同一方向清扫地下通道路面,然后再从另一边的出入口往回扫。
(九)将沿线路面垃圾扫成一堆一堆,大致每隔15米堆放一堆,且垃圾堆堆放在紧靠路缘石外。
(十)将手推保洁车或标准化垃圾桶停放在垃圾集合处,用垃圾铲或铁锹把垃圾装进车内、桶内。每装完一处,再将保洁车、垃圾桶推往下一处,不得远距离用垃圾铲来回运送,以免垃圾随处掉撒,保洁车、垃圾桶必须跟人一起移动。
(十一)清扫作业所带的工具不得随意摆放,或者遗留一边而无人看顾,不仅容易造成工具被盗或遗失,还会因占道影响道路畅通。作业完毕,工具应及时放回工具房内,并且摆放整齐。
(十二)排水口、吊渠、沉沙井、绿化带及各式狭窄缝隙中的垃圾,如无法使用扫把扫净,可使用铁铲、铁钳、竹扒等予以清除。
(十三)道路保洁宽度必须保洁至两边人行道的店铺、住户门前;与外单位路段连接的地段,必须向外单位路段多清洁入8米,避免出现“两不管”的保洁盲点。
相关内容:
- 2022-12-14
冬季补血养生滋补鸽子汤推荐
- 2022-12-14
儿童和青少年应如何做好奥密克戎变异株防护?
- 2022-12-13
运动健身前应该做哪些准备事项?
- 2022-12-13
儿童单纯因营养肥胖应该如何科学控制饮食加强运动?
- 2022-12-12
冬季枸杞、红枣泡水喝养生的注意事项
- 2022-12-12
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12月13日起正式下线“通信行程卡”服务
- 2022-12-09
2023年节假日拼假完全攻略
- 2022-12-09
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
- 2022-12-06
南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《关于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(三)》
- 2022-12-06
《广东省大学毕业生入伍补助发放暂行办法》明确了补助的对象和标准